后台管理

朝阳热电:踏浪前行谋发展 砥砺凝心党旗红

发布时间:2022-01-21 信息来源:本站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百年的光辉历程,党缔造了惊天伟业;半百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一个企业的跌宕起伏。

上个世纪60年代,朝阳电厂作为国家“三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代号“212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十一五”期间,两台老机组关停。“十三五”期间,两台新热电机组建成投产。朝阳电厂的每一次历史性变革,都镌刻着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每一步跨越式发展,都同频于时代的蓬勃发展,是共和国电力工业发展史的一幕华彩篇章。

1967年3月,朝阳电厂的两台20万千瓦火电机组建设大幕拉开。

据朝阳电厂原党委书记回忆说,那时候离开了大学校园,来到了马山沟里的朝阳电厂,真是和顺口溜说的一样:“有山和尚头,有河没水流,两山夹一沟,踩着石头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三年中,来自全国12个省市、27个大专院校,共有600多名学生,在这个山沟里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山辟路,满山都是放炮的隆隆声和推小车的嗄嗄声。

经过多年艰苦奋战,1972年12月、1975年5月,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的第一台和第三台双水冷一次中间再热式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先后并网发电。至此,总装机40万千瓦的朝阳电厂,承担起辽宁省朝阳市和两锦地区用电负荷,成为当时东北电网的骨干电厂。

退休员工殷井奇说,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工业底子还很薄,装备制造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前几台机组,主要设备存在许多先天缺陷,机组投产后启停频繁,不能稳定运行,被大家戏称为“休礼拜”的机组。

面对重重难题,历届领导班子带领朝阳电厂干部员工从没有过退缩。1980年参加工作的老员工付新忠说,那时候,厂领导带着我们风风火火地开展“企业整顿”、“全面质量管理”、“双达标”等工作,坚持不懈进行设备治理。1986年,引进了西德和瑞士设备,对制粉燃烧系统和热工控制系统彻底改造,实现从煤油混烧到全烧煤、满发电的转变。1993年3月,朝阳电厂成为能源部首批“双达标”企业。1996年,该厂达到最高年发电量26.07亿千瓦时。

“近30年的运行管理,朝阳电厂为我国20万千瓦机组安全管理、检修运行探索出了一整套宝贵的经验,为我国继续发展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提供了大量可以参考的数据,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培育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东北电网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同时为辽西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原朝阳电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说。

期间,朝阳电厂先后被授予能源部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电力系统“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部门绿化400佳、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先进党委、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市场改革显身手

 

“伴着20世纪80-90年代国家电力体制改革,1996年,朝阳电厂被东北热电租赁经营。1999年6月,被东北热电收购。从那时开始,朝阳电厂迈进了市场经济的大门。”朝阳电厂分管经营管理的副总经理说。

2000年1月26日,东北热电重组为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底,朝阳电厂随国电电力一同进入新组建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属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全资企业,率先步入了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在原国电集团和国电电力的正确领导下,该厂狠抓安全,深化管理,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实现了由半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全新模式的历史性跨跃。

2009年5月,朝阳电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攻坚年”这一主题,带领员工全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抓发展,千方百计保安全,齐心协力保开工,坚定不移促关停,落实责任严管理,开拓市场求效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反腐倡廉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的同时,该厂实施成本控制,加强财务、燃料和物资管理。制定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经营分析,注重过程控制,使各项成本费用可控在控;做好资产清查和税收筹划工作;做好燃料的计划、采购、接卸工作,保证了煤炭供应;合理配煤掺烧,降低了煤炭损耗;加强与电网调度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发电量。2009年,在全国发电企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完成发电量25.48亿千瓦时,实现利润11986万元。

经过多年努力,朝阳电厂先后荣获中国国电集团文明单位、国电电力目标责任制考核A级单位、朝阳市“功勋企业”等荣誉称号。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亲手栽下的。有感情了!真舍不得啊!” 当时,看着水塔被爆破,退休老师傅对采访的记者说,“心里不难受那是不可能的。但这是大局啊!国家要节能减排,厂子要发展,我们也要‘忍痛割爱’。”

2010年5月21日,为落实国家“十一五”期间“上大压小、节能减排”重大工作部署,朝阳电厂爆破拆除四座冷却水塔,正式关停两台老机组,为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为基本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再一次做出了贡献。

截至关停朝阳电厂累计完成发电量773.66亿千瓦时,实现利润14.6亿元,上缴税金87328万元,为辽西乃至东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停老机组的同时,朝阳电厂在集团公司、国电电力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抢抓“上大压小”机遇,认真谋划,多方协调,两台350兆瓦级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于2013年9月30日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手续。

2015年8月26日,两台350兆瓦新建工程开始浇灌第一罐混凝土。“我们没有理由不把热电工程建好,这关系到员工家属的幸福生活,关系到城市的碧水蓝天!”为了建设好朝阳项目,朝阳电厂上下为此铆足了劲,从未懈怠。

800多天全体工程建设者栉风沐雨、通力协作,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模范作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节点,奏响了一首跌宕起伏的乐章。2017年12月9日,为解决市区400万平米住宅供热告急的大难题,该厂通过试运的1号机组成功开栓供热,通过了新机组单机运行保年度供热的“大考”,全面检验了队伍素质能力和设备运行水平,再次彰显了央企的责任担当。

随着两台机组分别于2018年1月、2月相继通过168小时试运,2018年9月27日、2019年相继转商后,朝阳电厂也开始在经营发展的道路上开启了全新的征程。

从老机组关停到新机组投产,在前后8年的时间里,朝阳电厂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开展“三基”建设,推动“一部一品”建设,党建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在机组关停期间,坚持“五必访制度”,切实把员工队伍的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在对外运维队伍中开展“四真工作法”,维护了离家员工队伍的生活工作稳定;在工程建设期间开展“为热电建功、为工程服务、为党旗增辉”特色品牌,助力建设一流热电工程。八年里,该公司先后获得集团公司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0年以来,该公司致力于治亏减亏、三项制度改革、大集体改革、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三供一业移交等工作,彻底为企业改革发展理顺了思路,建立起了完备的全新管理机制体制。

2021年4月,随着国家能源集团区域改革的推进,加入辽宁公司后的朝阳电厂正紧紧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立足“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展治亏扭亏和新能源发展两大攻坚战。

50多年文化积淀的朝阳电厂,正昂首阔步走在改革发展新的征程上。朝电人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凭着对企业的忠诚,凭着善于学习与创新的睿智,正蓄势待发,全力做好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课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奋力开创“十四五”发展新篇章。


11111111111

cecece

测试

Copyright © 2015-2017 国电电力朝阳热电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铭科网络 咨询热线:0421-3518000 传真:3518021 信箱:cyrdzhglb@163.com
辽ICP备05038150号